Joe:「歐盟也啟動紓困方案了,7500億歐元,QE完接著就是紓困,紓困如果能做兩波的話,經濟效益會比較好,全球的資本,將會非常充沛。」
法國的歐洲事務副部長Clement Beaune表示,歐盟即將啟動規模7,500億歐元(約9,170億美元)的疫情復甦方案,預計本月先發行100億歐元債券,年底前為歐洲經濟注入逾1,000億歐元,歐盟執委會(European Commission)將自6月1日展開發債程序,號召大型歐洲與國際銀行參與,預計6月發行債券。
他說:「市場胃納應該會非常龐大,利率也相當有利。」
當被問及發行的新債是否被稱為「中國武漢肺炎債券」(corona-bonds),Beaune指出:「讓我們避免這有爭議的用詞。」但他提到,隨著這項復甦方案啟動,發展中的歐盟公債也逐漸成型,發債籌措的資金將自7月起開始運用,一直到今年底,估計將注入逾1,000億歐元協助成員國經濟復甦,歐盟理事會(European Council)輪值主席、葡萄牙總理Antonio Costa宣布,疫情復甦計畫獲得歐盟27個成員國全數通過,如今將正式推動,歐盟藉此能取得必要資金,以提振歐洲經濟和社會復甦。
為了協助受疫情重創的成員國,歐盟在2020年7月規劃「下世代歐盟復甦計畫(Next Generation EU)」,但必須獲得歐盟27國全數同意之後,理事會才能以成員國名義向資本市場借貸籌資。奧地利與波蘭國會上周四才通過此共同借貸機制,是歐盟最後核准的國家。
至於近期七大工業國集團(G7)提出全球最低企業稅15%的建議,Beaune提到,在歐盟成員中,愛爾蘭是最反對最低企業稅率和向網路公司課稅的國家,其次是賽普勒斯、馬爾他,荷蘭不反對全球最低企業稅的原則,但對執行面提出許多要求,歐洲中央銀行董事會成員Isabel Schnabel表示,歐元區經濟已經進入轉折點,近期借貸成本的上升反映出基本面改善,淡化了歐債殖利率上升可能會抑制經濟成長的擔憂,面對不斷上升的借貸成本,歐洲央行必須在6月10日的會議上,決定是否要調整購債計畫的速度;同時,越來越多的決策者呼籲央行要採取穩定的刺激措施,擔心經濟復甦的步伐受到拖累。
不過,負責市場業務的Schnabel,對名目殖利率的上漲持良性看法,認為這是可預期的,並且融資條件仍維持正面,符合歐洲央行2020年12月的承諾,殖利率上升是經濟復甦轉折點上的自然發展,投資人變得更加樂觀,通貨膨脹預期性的上升,連帶抬高名目殖利率,這正是歐張央行預期且希望看到的現象。
歐元區經濟正從二次蕭條中逐漸回春,隨著服務業從疫情解封中復甦,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預期有4%以上,2022年能夠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,德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(歐元區的一種基準)在本月創下了2年來的新高,反映出經濟迅速復甦的現狀。
歐洲央行每月購買大約1000億歐元的債券,儘管殖利率的上漲幅度仍不算失控,但投資人擔憂,任何縮減的跡象都可能引起拋售潮,Schnabel淡化了借貸成本上升的擔憂,同時還反擊保守派要求縮減購債規模的呼籲,稱其和1.85兆歐元規模的「因應疫情大流行緊急採購計畫」(Pandemic Emergency Purchase Programme, PEPP)的政策概念和目標互相牴觸,經濟復甦仍然取決於持續的政策支持,過早撤回財政或貨幣支持將是一個重大錯誤,特別是經濟大部分仍處於緊急狀態。
https://tw.stock.yahoo.com/news/%E5%9C%8B%E9%9A%9B%E7%B6%93%E6%BF%9F-7500%E5%84%84%E6%AD%90%E5%85%83-%E6%AD%90%E7%9B%9F%E7%96%AB%E6%83%85%E5%BE%A9%E7%94%A6%E8%A8%88%E7%95%AB%E4%B8%8A%E8%B7%AF-234044050.html
https://ec.ltn.com.tw/article/breakingnews/3549747